《学习时报》刊发临沂市委书记任刚署名文章
《学习时报》刊发任刚署名文章:《加快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创造共同富裕沂蒙好例——山东省临沂市创新实施“四雁工程”》
10月6日,《学习时报》刊发临沂市委书记任刚署名文章《加快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创造共同富裕沂蒙好例——山东省临沂市创新实施“四雁工程”》,报道了临沂市聚焦解决乡村人才短缺、产业竞争力弱、乡村活力不足等现实矛盾,创新实施“四雁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盘活各类资源要素,推动各类人才向乡村集聚,进一步释放农村生产力的做法。全文如下:
——山东省临沂市创新实施“四雁工程”
根强则茂,基壮则稳。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乡村组织振兴的关键。在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的过程中,山东省临沂市聚焦解决乡村人才短缺、产业竞争力弱、乡村活力不足等现实矛盾,创新实施“四雁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盘活各类资源要素,推动各类人才向乡村集聚,进一步释放农村生产力。今年5月,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议举行,与会同志到临沂市蒙阴县、沂南县和沂水县进行观摩,央视《对话》栏目在沂水县院东头镇西墙峪村录制“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推广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临沂好例”。
归雁兴临带动共富 以链式思维抓“头雁”
抓严准入。深化实施“头雁工程”,坚持从好人中选能人,重点面向乡村好青年、优秀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通过内挖、外引、下派等方式,因村施策、因岗择人,先后选拔765名“兵支书”、538名“企支书”、178名“青支书”到村任职,以“优质增量”推进“头雁”队伍更新。
抓优培育。开展专题培训,将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村干部培训“头部课”,举办班子建设、集体增收、村级治理等专题培训。乡镇提级管理乡村后备人才,推行“体验式”培养机制,结合村级发展方向和干部培养需求,组织7172名优秀后备人才到先进村、涉农部门、项目一线等实践锻炼。
抓硬考核。实行县委提级考核管理村党组织书记、村级班子,建立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机制,开展基础比武、专项比武、创新比武、综合比武,定期组织考核,实行动态调整,确保“有进有出、充满活力”。
抓好使用。坚持“凭实绩论英雄”,引导村党组织书记投身美丽乡村建设、村级集体增收和乡村治理等攻坚战,在乡村振兴中打头阵、扛硬活、出实绩。截至目前,全市先后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考选乡镇领导班子成员9名、公务员86名、事业编制人员49名,68名在职村党组织书记当选市级及以上“两代表一委员”。兰陵县代村从负债400万元的贫困落后村,一跃成为集体经济强、村民生活富的先进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万元,比20年前翻了30多倍。
雁阵人才共话振兴 以招商思维抓“归雁”
主动抛出“橄榄枝”,让“飞雁”变“归雁”。紧盯在外优秀企业家、专家学者、高校毕业生等,建立人才库、资源库、需求库,每年年初召开“归雁兴临共话发展”高层次人才座谈会,定期开展“三送三访”活动,以人才招人才、以项目招人才、以乡情招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
出台扶持激励政策,让“归雁”变“创雁”。配套出台招商引资、创新创业、金融助力等10项助农政策,常态化开展“归雁人才”返乡创业宣传活动,定期举办“归雁兴临”返乡创业大赛,孵化培育返乡人员创业项目2000余个,同时贷款贴息4000万元,撬动金融资金20亿元投入乡村发展,让更多“归雁”干有项目、干有资金。
用心用情精准服务,让“创雁”变“留雁”。定向创新服务专员制度,设立乡土人才服务站,积极引导支持优秀归雁人才参选村党组织书记、“两代表一委员”;依托临沂人才发展集团,开发1500套“人才公寓”,让人才心有所安、干有劲头,带动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农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比如,沂水县杨庄镇吴家楼子村的“归雁”人才吴照京,在县文化旅游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传承沂蒙山区手工缝制小棉袄技艺,回乡创办“沂蒙小棉袄”品牌,年产儿童手工小棉袄和中老年棉衣2万余套,实现营业收入200余万元,吸纳60余名老年人及贫困群众就业。费县“归雁”人才翟传龙身在上海,心系故乡发展。他立足家乡资源禀赋,打造“丽果丽乡”平台,发展特色果品产业,将本地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同时在家乡掘金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助力家乡水果产业蓬勃发展。
头雁领航服务为民 以职业思维抓“鸿雁”
重挖掘,让乡土人才“显出来”。对全市经营有方法、养殖有经验、种植有技巧、销售有路子的“土专家”“田秀才”登记造册,实行动态管理,举办“苹果擂台赛”“大樱桃文化节”“桃花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等活动,搭建乡土人才展示才华、交流合作的舞台,激发人才活力。
重培训,让乡土人才队伍“强起来”。充分发挥临沂大学、临沂农科院等平台作用,创新“学院+中心+基地”培养模式,累计培育“土专家”“田秀才”等高素质农民20万人,带动100万村民增收致富,助推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6个百分点。
重推广,让乡土人才“用得好”。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乡土人才,开展“点对点”“结对子”等活动,在农业技术培训中,聘请他们开展“课程授课”“现场教学”;在农业课题攻关、农业标准制定中,广泛听取吸收他们的意见建议,在破解生产难题的同时,让乡土人才更有“存在感”“荣誉感”。比如,莒南县的李子松是当地花生种植的“土专家”,辐射带动当地花生种植大户518家、标准化种植5000余亩,年实现产值2.6亿元,形成“培育一个专家、带兴一个产业、壮大一个集群”的效果。临沭县青云镇于家山村“鸿雁”人才钱旭东,以“临沭地瓜”这一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主题,通过农文旅融合和产学研赋能,将该村打造成“十里薯乡”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核心村,探索出一条以特有文化为基底、以研学产业为先导、整村提升系统性发展的乡村振兴路径。
花生丰收的喜悦 以企业思维抓“雁阵”
村社联合共建。积极探索生产经营型、土地股份型、服务(劳务)型、综合型等多种模式,党支部领办创办2483家合作社,带动全市发展合作社2.5万家,实现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合作社的经营优势、农村的资源优势叠加、互促共进。
双社联合共赢。组织引导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民合作社领办联合社,推动耕地集中流转、成方连片,由农服企业规模经营、专业化生产,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比如,临沭县与中国农发集团合作,创新实施“全程托管+规模经营+联农益农”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入社群众5100余户,全程托管土地8000余亩,实现粮食单产增加100—200kg,村集体每亩增收500—700元,户均亩增收150—300元,走出一条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村集体收入突破发展的新路子。
金融联动助力。建立“周调度、周通报”工作机制,常态化摸排“四雁”人才和涉农经营主体融资需求,为政银企对接搭建平台,形成“需求汇总—对接放贷—贴息支持”融资担保闭环,有效激发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融资担保积极性。完善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设立5000万元风险补偿资金池,提高担保公司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减少金融机构后顾之忧,打出美德积分金融转化、产业链金融辅导、“四雁振兴类”贷款等一整套“组合拳”,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截至今年9月17日,全市累计摸排涉农主体7531家、授信2320家,向四雁主体发放贷款88亿元。
临沂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市全域的共同行动。我们将聚焦破解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矛盾,坚持把深化实施“四雁工程”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性、引领性工程,努力开创沂蒙乡村“头雁领航、归雁反哺、鸿雁争鸣、雁阵浩荡”的新气象,为加快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创造共同富裕沂蒙好例贡献更多“四雁”力量。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超燃!临沂上千名市民与游客合唱《歌唱祖国》
【坚定不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临沂:一家绿色工厂的转型升级路
山东大力推动民营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详细]
任刚到市信访局现场接待来访群众
10月1日上午,临沂市委书记任刚到市信访局现场接待来访群众,倾听群众心声,协调解决困难问题。[详细]
首届沂蒙煎饼文化节开幕 看蒙阴如何将小煎饼“摊”出亿元大产业
临沂:喜迎“双节” 蕞美“中国红”扮靓城市街景
请到沂蒙看金秋:寻秋于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漫山尽是中国红!沂蒙山龟蒙、云蒙景区国旗飘扬喜迎国庆
企业找政策 政策找企业 “沂i企”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免申即享
第六届临沂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报名启动
“12345·临沂首发”以听证方式解决群众诉求
今年7月份,王女士等不少市民通过“12345·临沂首发”反映,兰山区长春路与327国道交会处向东路段坑洼不平,影响交通,群众出行存在安全隐...[详细]
76个花境美不胜收 临沂河湾公园成为市民近郊游首选
临沂市陶然路快速路上跨兖石铁路立交桥顺利通车
【坚定不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临沂:一家绿色工厂的转型升级路
临沂:“中药+研学”打造中医药文化IP
【假期我在岗】临沂:货运站内装卸忙 假期运输不停工
【群众“平安守护”】临沂:退赃大会 310多万元财物失而复得
抢抓农时盼丰收 兰陵30万亩大蒜开始播种
临沂:农旅融合 桂花里的“致富经”
山东泰山不敌日本横滨水手 遭遇亚冠小组赛首败
2:1!山东泰山队联赛首胜武汉三镇队
青岛港千名工人赛绝活 48个项目上演激烈角逐
尽享水上风光 临沂首条水上公交航线场产业对接会 首届临商大会日程出炉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4500名新生启航逐梦
临沂市“七个十”优秀女性名单揭晓!
临沂沂河新区2023年秋季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 总投资271亿元
一个村庄的音乐节:让文艺行走于绿水青山之间
喜报!临沂学子斩获第二十七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称号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6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