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铜井镇:共建共享盘活闲置产业项目
2024年12月初,为盘活沂南县铜井镇保泉村2016年度温室大棚项目,本着兼顾各方、同心共建的原则,在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指导下,镇村与承租方经过多次协商,历经3个月,4个大棚已错时栽植铁皮柿子3万株,一期柿子预计在清明节前上市,全年产量约20万斤,产值达100余万元。镇村在盘活该项目过程中,坚持以下3个原则,兼顾了群众、村集体、承租方三方利益,使项目得到快速“复活”。
依法依规,保持集体资产保值。严格按照《沂南县扶贫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执行,从原始资产盘点,到设施维修,直至完成资产移交,镇乡村振兴办坚持依法依规,按程序召开民主决策会议。聘请第三方对维修工程进行全程跟踪评估,村居以6万元撬动社会资本20余万元,对整个园区进行全面维修提升,并将维修后资产全部评估确权到村,确保园区扶贫资产保值增值。
入情入理,解开多年“疙瘩”。该项目破损闲置多年,未能发挥出扶贫资产增收作用,并且因所占23亩土地中的8亩土地权属不清,导致红峪庄村12户群众5年未获得土地流转费用,群众意见很大,借本次机会,乡村振兴办联同3个村居,多次进行走访调查,实地丈量,明确了权属,重签了合同,土地流转费按时发放到户,解决了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维护了群众利益,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兼顾各方,同心共建共享发展成果。在此次项目盘活过程中,始终坚持维护村居、承租业主和涉地群众的根本利益,同心共建,勾画出蕞大利益共享“同心圆”,本着节约实用、耐用的原则,尊重承租业主意见,进行精致维修,经过多次调研磋商,确权村居在确保“涉地”群众土地流转费的基础上,通过减免6万元的承租费的方式,撬动承租业主反投入15万余元,实施了共计20多万元的维修工程,并且约定承租方只享有使用权,维修形成的资产仍归村集体所有。
1、凡本网注明来源:琅琊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琅琊新闻网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未经许可,域内(临沂)商业性网站或组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域内商业网站转载本网信息须经书面授权 ,域外网站转载请注明来源:琅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刊登的临沂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作品版权,均为临沂日报报业集团所属媒体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未经临沂日报报业集团相应媒体授权,任何网站或组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违反上述声明者,临沂日报报业集团所属媒体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琅琊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 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 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中国供销集团与临沂市人民政府战略投资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临沂市金融“组合拳”激活消费新动能——政策叠加、场景创新撬动千亿级市场
·智圣故里邂逅时尚沂南 第十二届临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亮点纷呈
·首发直通车 雕塑公园停车场下穿通道标识不明显?相关部门:再加密10处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