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新貌·崮乡走在前⑱:集体收入从0到90余万古泉村的逆袭之路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蒙阴是一片红色热土,是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发生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一幅老区新画卷正徐徐展开,百姓生活殷实,特色产业兴旺,沂蒙精神代代传,“两山”实践谱新篇。即日起,在临沂市委宣传部指导下,蒙阴县委宣传部、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推出“老区新貌·崮乡走在前”系列全媒体报道,生动讲述新时代多姿多彩的、时尚繁荣的、充满青春活力的美丽富强幸福新蒙阴,激励干群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意气风发向未来。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元迪 见习记者 时畅 通讯员 张圣虎 匡秀福 徐杨 临沂报道
临沂市蒙阴县古泉村,仅用两年时间,实现了从落后村到先进村的华丽蜕变,村集体收入从几乎为0增长到90余万元,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振兴千百十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逆袭”之路耀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兵支书”刘元华的辛苦付出。
刘元华,是一名退役军人。2004年回到地方,自己买了车,组建车队跑运输、做买卖,每年收入三四十万元。2018年,山东启动在退役军人群体中选拔村级负责人工作,蒙阴县率先试点改革。乡镇领导找到刘元华,认为他当过兵、能吃苦,想让他来做古泉村的村党支部书记。
“蕞初我很犹豫,因为当时的古泉村贫困、落后,自己常年在外也顾不上村里,怕会干砸了。”两年前的古泉村能有多落后呢?刘元华告诉记者,古泉村地处三县交界,以前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村内只留下老人,不少土地撂荒。村集体收入少、村内私搭乱建,甚至没有像样的马路。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更应该服从命令听指挥,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冲。”考虑再三,刘元华还是回到了村里。2019年5月,正式成为古泉村党支部书记,成了一名“兵支书”。
要想富,先修路。上任后,刘元华干的头部件事就是带着村里的党员群众、年轻的退役军人,全面整治人居环境。一年半时间,清理“五堆”、打通巷道,拆除私搭乱建,铺设沥青路面,修建休闲广场和停车区域,让古泉从“昔日脏乱差”成了“今朝美如画”。
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元华就思考着怎样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让村集体富起来。为此,他四处奔走,在党委、政府的帮助指导下,引进了山东金葵农业和雅库特农业两家公司,流转土地2400余亩打造了高效农业产业园区,为村集体增收90多万元,老百姓户均年收入增加1000多元。此外,还创办了泉有果蔬专业合作社,实行党支部与企业联合服务农民“2+1”创新模式,让合作社员足不出村就能拿到土地分红、务工收入、运营收益等3份收益,合作社年收入15万元,实现了集体、村民双增收。
“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并从中受益,都很满意,我觉得再苦再累也值了。”刘元华笑着说。
【更多新闻,请下载海报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8/106597009】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广告业务联系方式网站地图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 Email: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