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临沂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临沂市兰山区“四链”融合赋能人才打造区域科创高地

admin8个月前 (09-28)临沂产业信息33

  近年来,山东临沂市兰山区全面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立足主城区区位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依托商贸物流、绿色木业、食品医药等重点产业,探索出一条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县域特色“四链”融合路径。被评为首批“山东省技术转移先进县”,获批“山东省人才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试点县区”。今年上半年,新增专精特新企业8家、高能级创新平台2家;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增至96家,其中国家级12家、省级84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3家,19家企业入库省“三高一核心信息库”。

  深入实施“翅膀工程”,构建从项目到平台、从人才到企业、从成果到应用的现代科创体系。一是打造“一大片区”承载体。构建临沂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新质产业园、战新产业园,现代物流城、应用科学城的“两学两园两城”创新片区。依托“两学”,保障青岛理工大学新校区秋季使用,和临沂大学共同汇聚6万名高校人才,全年开展50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依托“两园”,战新产业园9个战新项目全力突破发力,壮大新材料、新能源2条标志性产业链,打造“沂蒙绿谷”;新质产业园落地激光、智能机器人项目,布局氢能装备、合成医药、低空经济等新赛道。依托“两城”,现代物流城发展智能仓储、智慧物流,建设“物流大数据平台”;借势应用科学城建设,争创2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推动成果从“实验室”通向“生产线年临沂应用科学城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省级科技企业加速器。二是推动“一群主体”壮大。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支持领军企业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鼓励高校院所与中小企业共享创新资源,年内梯次入库640家科技型企业。以产业应用为承载,引导27家骨干企业成立产业创新联盟,加快形成绿色食品、医养健康、光伏储能等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0%。以平台为突破载体,积极推进“一产业一共性平台”行动,在物流、木业、医药等五大主导产业领域建成重点产业共性技术平台。组织申报2024年度省重点实验室3家;创建市级以上引领型平台93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26个。以突破为科创目的,依托临沂商贸物流科技产业研究院、鲁南制药全国重点实验室、省级污水处理创新中心等平台,获批立项省级以上科技创新项目39项,组织头部企业参与国家“北斗星动能”科技示范工程等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世界首条年产30万立方米的木质重组材料示范生产线、仿生无醛胶黏剂等多项关键技术突破。三是围绕“一批项目”攻关。采取宣传引导、政策激励、项目支持、平台拉动等措施,创新实施企业科技积分制和研发准备金制度。着力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科技研发增量扩面行动,指导企业完善研发项目计划管理,加强研发经费核算和规范归集。2023年,研发经费总投入18亿元,同比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41.94%,较上年提高10.62个百分点;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达51.3人年,较上年提高20.9人年。坚持项目、人才、平台、资金一体化推进,通过“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包干制”和支持龙头骨干企业、“链主”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等形式,大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立项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93项、争取资金9300余万元,荣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5项。

  聚焦产才融合,深层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持续加大引才育才用才力度,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发展模式,打造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人才梯次培育体系。一是加强人才引育。组织企业参加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科技成果直通车、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承***“2023山东·临沂高层次外国专家齐鲁行暨产业合作洽谈会”、新能源发展大会。落实“专家助企”“揭榜挂帅”“人才飞地”等引才机制,三年累计引进培育各类高层次人才73名,其中国家级3人、泰山系列等省级以上人才25人;依托院士工作站柔性引进专家9名,加拿大工程院刘焕明院士团队作为近年全市唯一全职引进顶尖人才进驻兰山;开展3期“百名博士进兰山”活动,累计选派101名博士到8个产业领域、67家重点企业担任“科技副总”;集聚青年人才4.5万人,占到全市1/3,每万名就业人员研发人员数三年增长1.8倍、达到51.3人次。二是加强校地企合作。组织33家科技型企业参加兰山区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对接会,利用AI、******技术助力企业发展;组织企业参加山东省高等学校“百校万企万师双进”活动、曲阜师范大学对接会、兰山区-临沂大学大数据领域校地企合作对接会等活动。成立驻校人才联络中心,围绕助推智慧物流、绿色木业、高端装备、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升级,推动临港集团、山东顺和商贸集团、曜灵时代、鲁南制药、深度数科等重点企业与北京科技、山东大学、东北林业等40余所(个)高校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成立战略研究院和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上半年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7项,对接高校院所15所。三是加强产教合作。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打造精准专业课程体系,推动临沂大学围绕驻地企业开设木业化工和木业机械等专业,推动临沂市商业学校联合企业共建4门省级精品在线门校本精品在线课程,成功申报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临沂市商业学校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认定九州商业集团等就业见习基地51家,上半年共募集就业见习岗位数量626个。兰华跨境电商产业园、临沂商城职业培训学校与临沂大学、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临沂科技职业学院等10家院校达成校企合作,开展孵化培训6000人次。四是加强转移转化。以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培育、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试点改革为支撑,积极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生态服务体系。“百名博士进兰山”活动成效显著,申请专利、转化成果30余项,组织申报各级各类项目20余项,申报省实验室2家。两家企业被评为市成果转化先进单位。临沂市医药健康产业协会、临沂市沂蒙创新研究院被成功纳入临沂市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单位。建设高水平的管理服务队伍,引育100名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人才,促进科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聚焦服务保障,高品质完善友好生态塑造

  持续用好市委“1+N”人才新政和区7条人才政策,提供全要素保障、全方位“无忧”服务,营造安心留兰、创业发展的高品质人才发展生态。一是完善制度顺和机制。设立科技创新联席会议机制,强化政策激励引导和创新环境营造。建立资金投入制度,成立技术转化基金,用好“鲁科贷”等政策产品,每年财政科技投入率保持10%以上。建立科创飞地制度,支持企业融进京津冀、长三角等科创聚集地,计划打造5处“人才飞地”。建立人才服务制度,推行“清单+通道+专员”三位一体人才服务,提供产权保护、数字金融、人才培训等服务。二是广泛调研解难题。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摸排”活动,围绕“卡脖子”技术需求、技能人才需求和人才服务需要,到全区353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调研,征集各类信息165条。建立常态化人才联系和企业需求信息征集制度,开展人才座谈会3期,推送企业需求信息300余条。创新开展7期科技创新业务大讲堂活动,推荐9家企业申请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政策,申请贷款3900万元。组织企业完成“鲁科贷”备案资金2.3亿元,落实创新券资金63.6万元,切实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三是宣传政策优服务。创新“地毯式、扫楼式”惠企政策直达推送模式,围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研发经费投入等重点工作,线下举***科技政策宣讲会,线上开展科技业务直播培训,服务企业超4000家。为助企专家发放沂蒙惠才卡200余张,提供休闲出行、餐饮酒店等27项优质服务,一站式解决医疗社保、子女入学等“关键小事”390余项。每年统筹区级人才经费近2000万元,五年累计惠及企业1091家、人才2586名,落实人才公寓免费住,配套园区免费用等人才政策。(通讯员 周如飞)

  【更多新闻,请下载海报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版权声明广告业务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 Email: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linyi.021cf.cn/index.php/post/252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GT园区】项目巡礼|国泰·奥北科技园——科创企业成长加速器

【GT园区】项目巡礼|国泰·奥北科技园——科创企业成长加速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头部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创新型产业园区更加注重“产业+服务+运营”的发展模式,相比传统写字楼,产业园区能够更高效地发挥要素资源的作用,创造集聚效应,通过资源共享,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企业入驻产业园区是大势所趋,能够保证企业的高效发展和...

【我为青年***实事】临沂市青年驿站重磅来袭(二)!

【我为青年***实事】临沂市青年驿站重磅来袭(二)!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我为青年***实事】临沂市青年驿站重磅来袭(二)!   为进一步增强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集聚力,优化人才引进软环境,深化“青鸟计划”引才工作,提高广大青年人才在临沂工作生活的归属感和获得感,增强城市与人才的情感粘性,根据团省委“我为青年***实...

【活动聚焦】房德科创临沂新材料产业园首届院所推介会

【活动聚焦】房德科创临沂新材料产业园首届院所推介会

  凤凰网房产临沂站讯:房德科创临沂新材料产业园首届院所推介会暨中科院过程所技术项目成果推介会线上活动通知   介绍人:季俊杰 中科院过程工程所产业促进***主任,博士,高级工程师,北京市科委专家库专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

一企一栋别具一格!宝山这个园区呈现不一样的“新视觉”

一企一栋别具一格!宝山这个园区呈现不一样的“新视觉”

  “1876新视觉-环上大科创产业园”项目位于宝山区沪太路4290号,聚焦环上大科技圈规划,由1876园区品牌化运营,精耕细作打造连锁品牌园。项目由15栋独立建筑构成,总体设计规划由红点国际设计获奖者朱建华操刀主创,自成一派风格,其总投资金额估算约为2亿元。   园区毗邻沪太路,与核心主干道外环高架咫尺为邻,距离地铁7号线公里,与周边宝山科技园、城市绿洲、国际研发总...

临沂人才政策

临沂人才政策

  四个方面提出23条政策措施,蕞大限度吸引各类人才,激发人才创业创新活力,为加快推进临沂“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的战略性转变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据悉,《关于实施“才聚沂蒙”行动 打造新时代区域人才高地的若干措施》是我市历年来出台含金量蕞高、创新力度蕞大的人才政策,在多个方面进行针对性突破。比如,将人才工作专项资金提高至每年6000万元、将临...

临沂人才政策升级

临沂人才政策升级

  临沂人才政策升级:围绕集聚产业人才、集聚青年人才、集聚社会资源、集聚服务资源四个方面提出23条政策措施,蕞大限度吸引各类人才。如对35岁以下博士到临沂企业工作且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符合购房券发放条件的,给予蕞高15万购房券。   政策围绕集聚产业人才、集聚青年人才、集聚社会资源、集聚服务资源四个方面提出23条政策措施,蕞大限度吸引各类人才,激发人才创业创新活力,...

临沂国金智造产业园走在产业升级和产城融合发展的前沿

临沂国金智造产业园走在产业升级和产城融合发展的前沿

  7月24日,临沂25家媒体联袂走进临沂国金智造产业园,热情参与国金智造媒体采风日活动,探寻产业升级发展、园区提质增效、产城融合发展的方向和脉络。园区开发运营商上海彩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临沂市国金房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峰,国金产业板块总监、临沂国金智造产业园负责人陈蔚风陪同采风考察。   启幕仪式上,陈总整体且全面地介绍了园区发展背景、园区规划...

临沂市政协副主席、临沂商城管委会主任李宗涛一行莅临房德科创考察

临沂市政协副主席、临沂商城管委会主任李宗涛一行莅临房德科创考察

  2018年9月27日临沂市政协副主席、临沂商城管委会主任李宗涛一行莅临房德科创考察,房德科创董事长张道民、总裁余登攀等出席接待。继上午奠基仪式完成,双方紧接着展开实地考察。本次考察的目的为进一步细化产业定位、规划产业资源、提供技术支持、确定目标业态,为临沂商谷智慧产业园项目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会议伊始,余登攀向莅临嘉宾详细介绍了房德科创的创始背景、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