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临沂:红游春节让我们的假期焕然一新
在这个春节假期,山东省临沂市的红嫂家乡旅游区成为了众多游客心中的热土。无论是城市的繁华还是乡村的宁静,都无法阻挡人们对这片具有深厚红色文化底蕴土地的向往。今年,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选择了前往临沂,享受那不同寻常的“红游春节”。
旧时的战火岁月、红色的革命精神仿佛在临沂重新焕发生机。在热闹的红色演艺项目《跟着团长打县城》《苟队长娶亲》《重走支前路》的现场,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沉浸其中。身临其境的体验,仿佛穿越回了那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年代。“现场的人比我想象得多,以前的旅游只是走马观花,现在我能换上革命时期的服装,跟着剧目中的故事走一趟,那种真实的感受让我感到无比自豪。”这是来自上海的赵嘉翔在聚会饭桌上的分享。作为一名从事蔬菜批发的商人,他每周都带着孩子去参观当地的革命纪念馆,将这份情感延续到家乡的红色旅行中。
临沂市位于沂蒙山区,历史悠久,山水相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有将近420万人口,120多万人参与拥军支前,21.4万人参军参战,这些辉煌的历史为未经红色洗礼的游客提供了坚实的文化背景。每一处战斗过的土地,似乎都在低声诉说着曾经的英雄故事,吸引着我们探寻更多。
近年来,临沂市在传统旅游产业的基础上进行提档升级,特别是在红色旅游方面,大力投入和创新。通过推动革命文物主题游径的推出、对红色场馆进行升级改造、策划更具参与感的红色旅游产品等措施,丰富了游客的选择。《跟着团长打县城》项目的推出,更是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热潮,观众人数屡创新高,充分显示了人们对红色旅游的热情。
临沂的红色旅游产品并非止步于单一的表演。当地的沉浸式红色小院演出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演出内容与沂蒙精神紧密结合,观众不仅在观影中体验历史,更在与演出者的互动中感受到那份呼之欲出的革命情怀。从演出开始至今,当地已经举办了超过8000场次的演出,吸引了40多万观众。这个执着于红色文化传承的项目,为游客编织了一条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
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沂蒙小棉袄”制作技艺不仅承载着革命的精神,更通过出售手工棉袄和工艺品,呈现出无穷的创意和温暖。每年,该地区销售的纯手工棉袄和工艺品总量达两万套,为周边农村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真正做到将红色非遗走出大山、送到万千游客面前。
通过建立红色旅游核心景区和大型项目,临沂市致力于推动红色旅游的智慧化建设,利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现代技术,创造独特的旅游体验。在这样的努力之下,红色旅游的影响力与覆盖面不断扩展,形成了“红绿蓝古今”的多维融合发展。
在春节这个团圆的时刻,走访临沂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段忆往昔的旅程。在温暖的农家院中,享用当地的特色美食,听长辈们讲述那些动人的红色故事,或是在片片红色场景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责任。
如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的负责人所说,游客需求是旅游发展的核心。在这里,游客不仅是观众,而且是参与者。在体验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和这片土地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与情感。然而,这条红色旅游的路程才刚刚开始。未来,当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临沂,我们期待看到这一片热土焕发出更加炫目的光彩。在这个春节,红游的热潮涌动,未来的旅行中,你是否也准备好加入这场红色之旅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