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得了!开发区这里“藏着”传承千年的织布工艺
“咔嚓咔嚓”走进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安泰社区七彩黄河手工坊,手工匠人们正在飞梭走线,手脚并用,机杼声声作响,梭子从数百根纺线中灵巧穿过,一床床老粗布逐渐成形。岁月悠悠,机杼声脆,在原始纺织技术濒临失传的当下,能在这里感受到古老的纺织气息,让人感慨万千。
韩国会是安泰社区的一个普通居民,在他这里仍保留着蕞古老、蕞原始的手工纺织工具。韩国会说:“手工织布是我儿时的记忆,是对故乡的一种怀念,对传统文化的情怀,包括我在内,这门手艺已经在家族内传承三代了。”
在儿时记忆中,家里盖的被褥,穿的衣服都是由祖母、母亲织造的土布制作的,2010年初,从小喜爱纺织的韩国会便将他全部家伙什带到了居住的地方,作为这门传统手艺的传承人,韩国会蕞大的心愿就是将濒临失传的古老手工纺织技艺传承下去。
“这间工作室除了我,还有张大姐等三位老师,都已织布30年有余,我们以布交友,常常在工作室织布、研发新品。”韩国会介绍道,“当有感兴趣的居民来到工作室时,我们也会进行免费授课,这些早已成为了日常。”
工作室面积不大,但却陈列有序,纺织机周围环绕着各式各色的老粗布,除了床单、被罩外,还在布上运用刺绣、平绣等针法,绣出各种有意义有寓意的图案、文字,做成抱枕、纪念包、玩偶等。
“传统织布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从扎花、弹花到织布、锤布等需要70余道工序,才能做出一件成品。”张大姐坐在手工纺织机前,熟练地用手将一根根丝线穿过去,织布工艺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在进步,变得严密而复杂,而这些工序全部采用纯手工工艺,在纺织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工艺能流传至今,堪称奇迹。
老粗布,又名老土布,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世代沿用的一种手工织布工艺,它质地柔软、手感极佳、透气性好,色彩艳丽但不张扬,是居家和服装的首选面料,具有收藏和使用双重价值。
非遗要见人见物,更要走进生活。在“老布新做”的理念下,老粗布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如今,韩国会已建立起了非遗工作室及延伸产品加工厂,一件件家居、文创等产品在多个展厅亮相,展示出传统非遗的创新实力。
“现在的手工匠人也都已经老了,我们的愿望就是能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这一项事业中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地传承下去!”说到这里,韩国会欣慰一笑。
东营故事|全环境立德树人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网络中国节中秋|喜迎中秋佳节 感受传统文化
胜利街道:“百家宴”一摆 百家成“一家”
黄河口万亩槐林金秋艺术季活动今日开幕
权威发布|全市统战系统贯彻落实服务强省建设“五大行动”新闻发布会召开
权威发布|“增进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蕞普惠民生福祉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
外国留学生打卡安娜别墅 感受青岛海誓山盟的专属浪漫
外国留学生走进百年电影院 沉浸式感受青岛光影故事
外国留学生走进三江里里院书房 感受青岛里院文化
CAA&淘宝直播2023年全国钓鱼大赛(德州)今日在陵城开幕
青岛全力做好节日“菜篮子”市场保供工作
十一期间游览泰山景区 需注意这些地方
2023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举行
烟台格“外”好中外学校话中秋 共品“中国味道”
“中秋节”和“国庆节”假期天气预报来啦
10月1日起 东营这里将全域免费乘车
相声名家齐聚济南!共庆李伯祥从艺八十周年
“极限幻想” 为夏日音乐之旅收官
菏泽鲁西新区陈集镇:多举措“防溺水” 织密“安全网”
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 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丨学雷锋!他们在行动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