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土地流转转出绿色高效农业
原标题:沂水:土地流转转出绿色高效农业
眼下,沂水县诸葛镇种植的5000多亩皇家嘎啦苹果喜获丰收,那一枝枝、一串串、粉嘟嘟、红艳艳的苹果,吸引了众多的游客走进果园观光和采摘,尽享丰收的喜悦。这一切都得益于该县实施的土地流转政策,“转”出了绿色高效农业,为农民致富的道路上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近年来,为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沂水县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搭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服务和推动了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新时期产业农民在土地上收获了幸福生活。目前,全县已累计土地流转面积37.2万亩,占家庭承包土地面积的36.2%。
近年来,沂水县通过开展企业租赁、合作社与大户转包、农户互换、村集体经济组织托管等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使土地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生产要素进一步得到合理利用,全县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快速提升,推动了全县农业优势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以前家里种了几亩地,一年到头累得要命也挣不多少钱,自从县里开展土地流转后,我就自己承包了100多亩地,开始种植大樱桃,丰产期预计收益每年每亩3万余元。”家住崔家峪镇上泉村的武玉明借着土地流转的东风自己当起“大户”,生活水平节节高升。
该镇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市场拉动、农户主动的作用,把土地流转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有效破解了新时期农村“有地无人种、在家无力种、能者种地少”的难题。上泉村将全村1400余亩土地全部流转出去,南垛庄铺村流转500余亩,而这些只是该镇土地流转的缩影。据悉,全镇已规模化流转7500余亩土地。
特色园区是沂水县土地流转见成效的佐证,也是农业产业化实现规模化、高效益的“领头羊”。近年来,该县积极创新工作思路,统筹谋划发展布局,助推农业向园区化、集约化、现代化、效益化转变,取得了“开发一个项目、建成一个园区、形成一个亮点、做大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良好效果。目前,已建设认定县级现代农业园区55处,全力打造“特色品牌”,使其成为农民点“食”成金的大本营。
马站镇百合基地是该镇重点打造的现代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目前园区百合种植面积达520亩,现有百合品种138个,已研究选育食用、观赏、保健多用途百合品种12个,基本选育成功的中间品种50余个,产品畅销国内各地及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在这干了十几年了,一天能赚五六十块钱,每天还能看着这么漂亮的花,比出去打工强多了。”在标准化生产车间里,马站镇闫店子村民马瑞芹边忙活边乐呵呵地说。除带动周边群众就地就业外,该园区还通过建立合作社,吸引了周边200多户农户入社,入社农户年收入可增加1万余元。百合花俨然成为农民群众的致富花。
近年来,沂水县土地流转工作有序推进,壮大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量,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保障了现代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全县形成了粮食、花生、蔬菜(生姜)、果品、畜牧、食用菌、中药村、花卉苗木等多个主导产业,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泉庄镇按照县委、县政府“4+4”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求,紧紧围绕“抓项目、建园区、兴产业、富百姓”的工作思路,按照“农旅结合、旅游带动”的指导思想,鼓励群众做好土地流转,吸引外地客商投资,建设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区,推动农业旅游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目前,全镇完成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4284亩,有2个3a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正在建设。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三届桃花节、采摘节,全镇共发展农家乐109家、采摘园3.2万亩,户均增收2万元。
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该县大力推进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良好农业操作(gap)技术规范,建设了沂水生姜、沂水绿茶、沂水苹果、沂水环保养殖、沂蒙山食用菌、沂水有机杂粮等优质农产品品牌,农业产业综合效益实现了整体提升。张敬贾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