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马站镇:探索农业“3+”模式打造粮食规模化生产基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沂水县马站镇:探索农业“3+”模式,打造粮食规模化生产基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供销合作社等各类主体大力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服务,开展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提高种粮综合效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马站镇全面推行“支部领办+全程托管+规模经营”现代农业“3+”发展模式,加大土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力度,建设规模粮食生产基地,保障粮食生产,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马站镇位于临沂市蕞北部,是沂水县建制蕞早的镇之一,是全国重点镇、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全镇辖26个社区(66个行政村),7.1万人,总面积133.1平方公里,地处三市(临沂、潍坊、淄博)五县(沂水、沂源、临朐、诸城、安丘)中心,是古驿站,历来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初步形成“南有蔬菜、北有林果”的农业发展格局。近年来,当地群众对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宁栽杨树不种粮”现象。据统计,全镇60周岁以下村民多数务工、经商,其中60%的外出务工或者经商农户农田种植了杨树,35%将土地低价转包他人经营,5%的甚至出现土地荒废情形。加之当地粮食生产仍多采用传统种植模式,管理粗放、产出低、效益差,土地资源浪费严重。2021年,马站镇与山东省供销联社合作,全面推行农业“3+”发展模式,推进农业向全产业链化、高质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截止目前,全镇成立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15个,发展社员3946户,完成土地全程托管服务5000余亩,整治“非农化”“非粮化”土地3600亩。
(一)实施支部领办,积极整合土地资源。一是党支部领办成立土地专业合作社。党支部领办土地专业合作社由村“两委”干部负责,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理事长,其他村“两委”成员及党员任理事、监事,由村党支部承诺全权负责农民权利维护和相关利益保障,消除农户托管顾虑。截至目前,成立党支部领办土地专业合作社15个。二是深入调研制定推进方案。由镇农办牵头,定期组织召开村“两委”、基层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针对土地使用、农作物种植、农民种地意愿等开展深入调研,认真听取农村群众对农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制定专项推进方案,化解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零散种植效率效益低等难题。截至目前,召开座谈会8次,收集群众发展意见75条。三是内训外学增强发展信心。邀请县农业农村局、供销社专家举办专题培训班,对全镇7个管理区的党支部书记、党员群众代表进行培训动员,算清“村庄发展、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三笔账。同时,组织党支部书记、有意向的党员群众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坚定党员群众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截至目前,开展专题培训班4次,组织集中观摩学习8次。四是全面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成立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管理区划分为7个网格小组,对全镇适合规模种植土地进行摸底排查,各网格小组通力合作、组织动员,将各村分散承包地块整合为适合集中耕作连片土地。同时,结合全国土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工作,发动村民清理占用耕地杨树种植粮食。截至目前,清理杨树3500亩,新增百亩以上连片农田4处、3200余亩。
(二)引入企业管理,开展全程托管服务。一是择优引进市场企业。马站镇与省供销联社下属的山东供销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村党支部领办土地专业合作社与该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各村连片土地位置、水利条件、土地墒情等合理确定租赁价格以及具体利益分配机制。截至目前,签署合作协议党支部领办土地专业合作社15个。二是开展全程托管服务。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各村土地专业股份合作社,村集体以集体经营管理土地、土地整合后溢出土地、集体所有公用设施等折股量化,整合后连片土地统一由山东供销现代农业发展集团市场化托管经营,供销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负责合作社组建的培训指导,高效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截至目前,全程托管经营土地5000亩,省供销联社下属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子公司14家。三是搭建劳务就业平台。一方面,由托管经营企业为有就地择业需求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到土地园区就近务工,在获得土地托管分红的基础上,加一份工钱;另一方面,依托专业合作社在镇驻地杨家城子村成立沂水成城劳务有限公司,引导青壮年群体到镇产业园桂柳牧业、君慧饲料、荣丰制帽等企业务工。截至目前,增加就业232人,人均增收2.3万元。
(三)推行三化五统,激活规模经营效能。一是推行“三化五统”生产模式。托管企业围绕“三化五统”开展系统横向联合和纵向整合,构建行业指导体系和经营服务体系,推行企业化运营、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推行统一运作方式、统一农资供应、统一耕作标准、统一销售加工、统一融资保险,优化土地股份合作社种植结构和运营模式,提高粮食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二是提高机械化耕作水平。经营企业配备高端农机,利用联合收割机、玉米气吸精量播种机、打捆机、青储机等农机保障粮食,以及大疆、极飞系列植保无人机等设备,提升规模种植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能力。截至目前,投资农机500万元,实现自动化粮食生产10000余亩。三是打造特色化套餐服务。山东供销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提供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服务方案,涵盖技术培训、农资供应、耕种管收、节水灌溉、飞防植保和粮食烘干、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因地制宜,提供全托管或“菜单式”半托管服务,为合作社运营提供可复制模式。马站镇古峰台村整合山领地530亩,由合作社统一生产经营,种植金银花、丹参等中草药和小杂粮,村集体每年增收15.6万元。
(四)优化利益分配,实现多方合作共赢。一是基础保底保障社员基本收益。将土地租赁费作为农户入股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的保底收入,根据地块实际情况定为每亩每年600元—800元不等,每年获得保险理赔、农业生产托管补助等惠农补助以及生产经营所得首先用于保底支出,切实保障入股农民土地租赁基础收益。二是奖励提成激发社企经营动力。实行盈利提成制度,每年获得收益扣除保底支出后,剩余部分由托管运营公司提取30%的经营收益提成,剩余70%收益进行再次分配,运营公司提成随粮食产量及市场价格增长而相应增加。按照市场行情计算,种植玉米、小麦平均每亩收入1717元,刨除保底收入、地力补贴后,每亩约为780元,托管公司—山东供销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每亩抽取提成234元,合作社每亩盈余546元。三是二次分配共享发展成果红利。合作社每亩盈余和每亩地力补贴作为发展红利,由各村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支配使用,优先用于支付村集体土地组织管理费、选聘网格管理员费用,其余部分按照比例为村集体增收和村民入股分红。据初步估算,每亩发展红利为683元/亩,全镇5000亩托管土地年可实现村集体增收230万元,涉及15个村平均增收15.3万元,入股村民可分红70余万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