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蒲汪镇:“头雁”领飞扛稳粮食安全责任
“以前长虹岭上这一片地,小麦亩产不到700斤,好多年轻人也不愿在家种地,我就想着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大片土地种粮食,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沂南县蒲汪镇马家拐头村党支部书记程光耀介绍道。
近年来,沂南县蒲汪镇马家拐头村的土地从零到整、效益从少到多、种地也成为了新型就业方式,政策对农业更加倾斜,技术更加成熟,蒲汪镇农业新模式发展正在稳步提升。
转变经营方式,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吸引着人们在城镇扎根生长,种地一度不再是农村就业的首选方向。过去,农村土地出租价格低廉,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价格在300元左右,坚持耕种的村民能力有限,外出务工的人员也往往舍弃这一部分收益。蒲汪镇马家拐头村耕地虽然平整,分属个人经营,意见自然不同,难以实现规模化,加上农村经营和人口结构变化,眼看大片田地处于闲置状态。
马家拐头村党支部书记程光耀经过考察研究,结合“四雁工程”机遇,充分发挥 “头雁”领航作用,以村党支部为单位创办合作社,把土地和农民拉进一个圈子,资源重新整合规划,人力与机械科学搭配,转变经营模式,集体力量取代单打独斗,建设现代农业新模板。在广泛的号召动员下,通过承包、入股、入社三种不同的方式,土地流转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中,合作社积极探索种植经验,产能产值逐年增长,合作社分红水涨船高,不少务工人员看到希望,纷纷选择回归乡村,重新审视脚下这片土地。
摸着石头过河,合作社引领发展见成效
“折腾”是合作社成立之初村民们的评价,那时大伙都没有经验,“头雁”程光耀还是毅然选择规模化种植粮食。如何降成本和增利润是村民蕞为关心的问题,合作社从这两方面入手,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争取生产所需的种子、肥料、农药、机械等要素,将成本价格降到蕞低;“小田”并“大田”,开展规模化种植、现代农业机械化种植,聘请技术人员指导,进行统一喷灌、打药,力求规模经营的蕞大效益。相较个人经营,集体采购更加实惠,机械、肥料等成本能降低一半。合作社“折腾”两年,管理模式逐步走上正轨,土地价格上涨,加上技术普及,入股分红年年增长,处于观望态度的村民们纷纷加入,合作社覆盖率达到80%以上。
从2020年至今,蒲汪镇马家拐头村流转土地300亩,马家拐头村流转230亩,长岭官庄村流转200亩,每亩增收1000元左右,年底分红蕞高的村集体能达到利润的100%,土地流转见效益,越来越多的村庄参与其中。
借助沂南县乡村振兴合伙人平台,村居与以中地牧业为首的畜牧产业达成合作,低价收购有机粪肥,降低肥料成本,使用菌粉自行生产有机肥,为农业注入生态力量,实现绿色循环发展。
乡村振兴靠人才,蒲汪镇合作社引领的一片大好局面与奔忙的“头雁”村支书紧密相连。 “我们这些干部都重实效、能吃苦,合作社交给他们大家都放心。” 蒲汪镇农业办主任陈洪福说。基层工作涉及面广,从播种到管理,从收获到销售,以合作社为载体,党员干部们担起为广大群众******的责任。“需要协调的时候为大伙跑跑腿,平时就和大家一样卷起裤腿下地。”马家拐头村的党支部书记程光耀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
下一步,蒲汪镇将继续推广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数字化灌溉等技术措施,立足各村实际,以村党支部领办农业种植合作社为牵引,让“小田”变“大田”,“闲田”变“忙田”,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全面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通讯员 刘晓雨)
【更多新闻,请下载海报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8/106597009】
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版权声明广告业务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 Email: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