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速递|发展特色产业振兴乡村经济——费县探沂镇岐山村强基工作队助力乡村振兴
费县岐山村东邻229省道,北靠岐山,南临涑河,是著名的金星砚之乡。该村土地面积4700亩,其中耕地4000亩,多为山地丘陵,往年由于土壤瘠薄,种地收入少,土地基本闲置,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板材业初加工和就地打工。
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2020年10月,省委选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到费县探沂镇岐山村。岐山呈簸箕状从西、北、东三面将岐山村揽在怀中,南风易入,北风不侵,利于果树生长;又加之地形北高南低,由北向南俯瞰,视野开阔,景色一览无余,适合发展乡村旅游,驻村工作组详细分析研究、认真探讨,确立了“发展农业产业,振兴乡村经济”的工作目标,提出了“选准一个产业,确定一个能人,带动一个村庄”的工作思路,制定了整体打造、分步实施的建设计划,将岐山村发展为集果树种植、大棚采摘、旅游观光、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用十年时间,将岐山村打造成春夏有花、秋冬有果,四季有(蔬)菜、常年游人不绝的网红打卡地。
开展调查研究,选定产业项目。2021年,镇党委提出“实施千亩智慧果园,引领带动龙凤山文化旅游路两侧林果种植2万亩”,将岐山村作为“岐山小镇”予以重点打造。为确保扶持资金收益的持续性、蕞大化,在选定产业项目上驻村工作队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开展了广泛调研,先后到先进地区学习现代大棚种植经验和经营模式、乡村旅游。经过多方考察学习、多轮研究比较,驻村工作组确定了以农业产业园为载体,以具体项目为抓手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大棚蔬菜、果树种植,吸引城乡居民前来赏花采果、休闲观光,促进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就业,增加集体收入。
扶持回乡创业,培养带头能人。农业产业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能人带动作用,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的法学学士,曾经在北京从事五年传媒工作的戴春风,驻村工作组经过几次与他长谈,了解到他决心扎根家乡,一心回乡创业,带动乡亲致富,实现自我价值。他不但有高层次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土地、对农村有浓浓的、难以割舍的情怀。在调查研究时,驻村工作组邀请他一起,看项目、谈认识、交流看法。思路在学习和研究中渐渐明晰,信心在考察和探讨中越来越坚定。在驻村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他克服重重困难,在短短的三个月内,流转土地320亩,并完成了清理树木、平整土地。“春风园圃”农业园区初步建成。为使整个园区内容分区明确、详略得当,工作组聘请临沂大学专家编制了《“春风园圃”农业产业园发展规划》,对园区内的各项建设进行了详细布局。
依靠科技支撑,助力产业发展。岐山村是省农科院老年科技协会的扶持点,工作组积极与省农科院老科协对接,建立了科技支农兴农渠道。老专家们数次前来对地形、土壤、水源等生产条件进行了实地察看分析,组织专家编制了《岐山村农业产业发展十年规划》,制定了《岐山村产业振兴帮扶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建设项目和帮扶措施。农科院老科协无偿为园区果树采摘大棚设计了建设图纸,并提供了500棵优质樱珠。
经过一年多的打造,目前“春风园圃”农业产业园已具雏形。产业园已投入180余万元,栽种雪桃25亩2700棵,金如意黄山楂40亩3500棵,辽河一号核桃15亩500棵。其中投资60万元建设的三个规格12m×70m、占地6.8亩的果树采摘大棚,已顺利通过了工程验收。栽种的优质樱珠408棵已全部成活,部分果树已开花结果,明年即可产生效益。该采摘大棚投入使用后,将带动村民就业10人,每年增加集体收入8万元。今年再建设五个(果蔬)种植大棚,两年后将带动村民就业30人、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
【临报费县新闻】马庄镇:红色展馆开放日 沂蒙精神润心田
【临报费县新闻】胡阳镇完善农田排灌设施体系保障粮食安全
【临报费县新闻】马庄镇:田间地头一抹“蓝” 助农秋收解民忧
【临报费县新闻】费县:集中整治优环境 纪法联动护发展
【临报费县新闻】新庄镇助力热线提质增效
【临报费县新闻】“四雁”人才支艳:释放“雁阵”动能 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