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行业优势强化“造血”功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定点帮扶湖北红安发展建筑业观察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建筑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产业。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县、全国著名“将军县”的湖北省红安县,建筑业起步早、从业人员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当地长期以来存在企业资质水平总体不高、专业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低等突出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建筑业发展。
自开展定点帮扶工作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把推动红安县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创新建立组团帮扶机制,成立了由部帮扶办公室牵头,部住房保障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建筑业协会组成的帮扶工作组,帮助红安引进龙头建筑企业、推动建设智能建造技术中心和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指导共建高科技产业园,形成建筑业上下游协同、产业链配套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增强了老区振兴的“造血”功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红安县定点帮扶过程中,真正发挥了行业优势,聚焦并支持全县建筑业稳链、强链、补链、延链、固链,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能力,为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支撑。”红安县县长胡广说。
聚焦政策引领助“稳链”。着眼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支持指导红安对标先进地区,搭建政策体系,创新政策举措,建立长效机制,指导红安县研究制定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推进工程招投标制度改革、金融支持建筑业发展、建筑企业增产增收奖励、建筑业科技创新、优化行业发展环境、强化保障6个方面,出台22条实用措施。
着眼建筑产业发展新趋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支持红安积极拓展武汉都市圈高端建筑市场,以建筑业数字化、智能化为方向,坚持科技创新与标准化、工业化相结合,由传统建造向智能建造转变,成为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先行者,指导红安贯彻落实装配式建筑发展要求,对标武汉装配式建筑发展举措,研究出台《红安县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方案》,实现装配式产品“从定制到生产、从制作到运输、从安装到运维”全过程、全方位的标准化与规模化,推进红安建筑业实现转型升级,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聚焦龙头带动助“强链”。针对红安建筑企业“多而不强”“分散不抱团”的现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帮助红安引进房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江苏南京海通建设集团(以下简称“海通集团”),助力红安实现建筑企业特级资质零的突破。为扩大海通集团落户湖北后的社会影响力和行业影响力、打开武汉乃至华中区域市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协调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海通集团承接的红安还建房项目上,成功组织召开了鄂东南片区“智领施工·创赢未来”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现场观摩活动,迅速树立起海通集团在全省建筑市场上的骨干企业形象。
“三年来,海通集团累计实现产值168.3亿元,纳税超过1.65亿元,带动红安及周边劳动就业2000余人。”海通集团董事长任德华说。在该集团支撑和带动下,2021年,全县建筑业总产值从2020年的62.36亿元跃增至102.22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3%,成为全县首个产值过百亿元的支柱产业。2022年,全县建筑业总产值143.53亿元,增幅达40.41%;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1.24%。
聚焦产业布局助“补链”。建筑业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传统产业,新技术扮演着重要角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针对红安建筑业技术研发上游薄弱的问题,持续协调和跟进推动三一集团智能建造技术中心落户红安,助力该县建筑业以数字技术为引领、以建筑工业化为支撑,在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数字化融合上持续发力。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动下,海通集团与红安县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引进南京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专业运营企业共同成立新公司,以特许经营方式在红安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片区开发,建设占地面积3000亩的红海高科技产业园,聚焦建筑家居产业发展,引进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目前,红海高科技产业园已完成规划设计、土地征迁、道路建设等工作,海通专业招商团队已确定建筑家居、新材料等7个成熟的招商引资项目,预计总投资140亿元。
聚焦基地建设助“延链”。为迎合建筑业发展新方向和建造方式变革新趋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积极引导并大力支持海通集团按照国家级装配式生产基地要求,投资20亿元发展具备智能自动化生产能力、部品部件数据库和完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打造立足武汉、辐射湖北乃至全国的“智能建造”龙头示范,目前正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2021年,海通集团装配式产业基地开始一期建设,占地面积282亩,包括总部大楼与智能装配式生产基地两大板块。2022年,项目一期完成总投资7.79亿元,装配式生产基地的厂房建设、厂区绿化及配套已完工,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另有露天货场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目前,基地10条装配式部品部件生产线已经投产,PC(混凝土预制)构件年产能5万立方米,ALC(蒸压轻质混凝土)墙板年产能40万立方米,年产值达3.5亿元,年税收预计约2000万元。
聚焦人才培训助“固链”。行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着眼于红安建筑业长远发展,坚持人才支撑战略,持续开展建筑业技术人才培训。2022年以来,部帮扶办公室和相关司局先后举办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绿色建材推广应用、低碳建筑发展关键技术、建筑“双碳”大数据体系建设、绿色建筑发展及建筑科技成果评估推广等线上和线下培训课,为包括红安在内的定点帮扶县和对口支援县免费培训10余次,红安基层干部、技术人才及产业工人参加培训630余人次,大大开阔了基层视野,提高了专业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打造了一支过硬的乡村振兴工作队。
湖南通报5起招投标突出问题典型案例
近日,湖南省纪委监委通报5起全链条查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突出问题典型案例,一批党员干部被严肃追责。
投标人提供虚假业绩应予处罚——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与某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案
河南济源示范区住房城乡建设局规范发展夜经济
河南省济源示范区住房城乡建设局规范夏季餐饮夜市经营秩序,将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分为严格控制区、重点管控区、积极开放区,允许符合条件的临街餐饮商户在规定区域、规定时间内开展有限度夜市经营活动,74餐饮商户提交经营申请并签订《规范经营承诺书》。
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是绿色生活创建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城市社区为创建对象,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社区设计、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活动的全过程,以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方式,推进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两部门召开视频会议部署推进
福建南铝社区激活绿色引擎 打造宜居环境
南铝社区结合社区群众切身利益,积极推进绿色社区创建工作,重点进行道路、管线下地、雨污水分流等改造,建设健身设施、社区用房、托幼设施等,不断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归属感。
郑州出台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5条新政
发挥数据要素作用 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多地出台政策文件提升数据要素融合应用水平
北京门头沟:暴雨洪峰中,他爬上广告牌拨出了一通电线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