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万木春!1-9月份临沂市八大传统产业完成产值35673亿元、增长323%
今天上午,“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临沂专场在济南召开。临沂市委副书记、市长任刚,临沂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戚树启,临沂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卫强,临沂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临沂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孙涛,围绕“践行伟大沂蒙精神,加快临沂实现‘三个战略性转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在发布会现场,临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戚树启介绍了临沂市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具体举措和成效。
2020年,临沂市以木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闯出了一条“龙头带动、中等抱团、小微众创”的转型升级新路径,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了样板。今年,临沂市委、市政府在总结木业转型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程。1-9月份,八大传统产业完成产值3567.3亿元、增长32.3%,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达到8成。
临沂市以链条化、数字化、园区化、品牌化为主攻方向,按照“横向抓布局,纵向抓强链,外部抓赋能、内部抓内涵”的思路,着力构建“四个体系”:
一是产业布局体系。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引导产业互补发展、协同发展。宏观层面,立足各县区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在全市“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优化构建“东钢西木南智北食中新兴”的区域重点产业链布局,在产业功能区定位上,着力打造“东重西轻南承北融中驱动”的功能格局。微观层面,在引导各县区按照“不搞大而全、追求专而精”的思路,高标准规划和建设专业化特色园区,在严把园区准入关的前提下,推动企业“退城入园”“聚散入园”,逐步实现产能再整合、布局再优化。
二是产业生态体系。引导冶金、机械等适合链式发展的产业,贯穿上下做精深;引导木业、食品等适合集群发展的产业,辐射左右做丰满,着力健全产业链条、做强产业集群,培育优良的产业生态。一方面,做好“补链强链”文章,目前已梳理出27个重点产业链条,将逐链条绘制1张产业“图谱”和N张配套清单,通过“产业链招商”等形式,精准补链建链强链。另一方面,做好“以链促群”文章,前期已梳理出62家“链主”企业名单,将集中优势资源扶持“链主”企业,放大磁场效应,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群集聚发展。
三是产业赋能体系。就是通过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两化融合3个着力点,赋能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技术改造方面,市政府新设立了1.5亿元的专项资金,持续加大重点技改项目奖补、智能化设备贴息等政策激励力度,深入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三年行动,力争每年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000个以上。在科技创新方面,针对八大传统产业分别建设一批制造业新型研发中心。目前,山东临工牵头建设的先进装备制造智能技术研发中心已建成运行。在两化融合方面,实施“3+N”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行动,重点以山东临工、安信美家、永锋钢铁等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打造面向全产业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产业链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目前,临港华云信创工业云数据中心已运行。
四是内涵发展体系。通过开展分行业“高点对标”、沂蒙商学院、民企接班人培训班等常态化企业家培训活动,提高企业家观大势、谋长远、抓机遇的格局与视野。深化“亩产效益”评价改革,通过出台差别化电价、“亩产效益”贷、差别化土地使用税等扶优汰劣政策,正向激励、反向倒逼企业提质增效。
进入新发展阶段,临沂将立足好传统产业这个基础、放大好这个优势,找准路子、加快转型,推动传统产业“陈年老树发新芽、转型升级万木春”。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临沂:加快推动商贸物流转型突破 勇当鲁南经济圈排头兵
临沂营商环境提优:民营经济创造九成以上营业收入、工业税收,解决九成以上居民就业
45.1万贫困人口脱贫!临沂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至39466元、15918元
“十三五”期间城市建设提档!临沂中心城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及重点项目建设投资746亿元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于2021年11月4日(星期四)上午10:00举行“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临沂专场,邀请临沂市委副书记、市长任...[详细]
申请人在专窗可以个性化选择办理事项,实现了材料一窗受理、事项一窗通办、证件统一发放。自2021年8月11日至今,专窗已办理业务28件。[详细]
11月3日上午,临沂市对接长三角科创大走廊建设动员暨指挥部全体成员会议召开。[详细]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