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高质量发展镇街行六汪镇:筑梦田园织锦绣
青岛西海岸报/西海岸新闻网记者 梁玉鹏
农业是农村的命脉,农业兴则农村兴。近年来,六汪镇以打造健康小镇为目标,依托农业强镇的传统优势,不断转变传统农业种植模式,聚焦粮食安全、特色培育等方向,探索构建“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的种业创新体系,加速攻关农业“芯片”,形成“花、果、林、茶、药、菜、肉、蛋”八大特色产业。立足农业资源禀赋,六汪镇积极抢抓全域旅游发展机遇,探索“农业+文创+新农村”开发新模式,大力培育历史文化、生态观光、民俗体验、度假养生等乡村旅游业态,加速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同时,巧做闲置资产文章,盘活闲置乡村公共资源,让过去的“包袱”变成产业发展的新资本,带动经济实现新发展。
10月10日,记者在六汪镇瑞驰橡塑制品项目现场看到,厂房主体已经完工,内部设备入场进入调试阶段,计划年底前正式投入生产。“项目盘活六汪镇低效利用土地8.75亩,主要生产手推车、货仓车、工具车及配件等。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7000万元,纳税300万元。”瑞驰橡塑制品项目负责人张歧远说。
无独有偶,同处六汪镇的飞超减速机厂也尝到了土地高效利用的甜头。据介绍,因减速机产业产能过剩,该企业竞争力降低。为帮助企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升级改造,六汪镇盘活利用其7000平方米厂房,引进总投资5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研发、生产高端污水处理设备。通过闲置土地的处置消化、边角土地的科学利用等方式,让老旧厂房焕发新生。
闲置低效工业资源的盘活牵涉广、难度大,需要凝聚各方力量。为此,六汪镇成立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盘活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人牵头包保一家闲置低效企业,摸清企业的生产经营、项目投资、土地厂房使用等情况,“一企一册”“一地一案”建立闲置低效企业、土地“户口档案”,并专职负责协调解决企业资产处置、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过程中的事项,“一对一”开展精准服务。
另外,六汪镇还创新采取“3+X”模式进行调度,“3”是指固定3个内容,即盘活企业的运行状况、服务企业工作情况、上月工作完成情况及次月工作安排;“X”是指在摸排过程中遇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调度情况,研究盘活重点、难点问题、议定下一步工作计划,进一步压实领导责任。同时,将盘活利用闲置工业资源情况列入年度考核,作为干部评价的重要标准,每季度通报一次进展情况,对措施不力、推诿扯皮或完成进度慢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问责。
优化对企服务,让盘活工作有效力。六汪镇还鼓励企业积极包装闲置资产项目,邀请“同链”企业实地考察,通过项目“嫁接”等方式,激活“休眠”土地和厂房。针对部分优质闲置资产,经评估后协调国有企业等出资回购,调剂一部分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等办公使用,提供一部分用于招商引资企业落户使用,推出一部分进行市场化公开出租出售,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目前已回收黄发集团位于原胶河的66亩批而未供土地,引进总投资10亿元的盖伦影视小镇项目。
近年来,六汪镇发挥农业强镇优势,以丰富的土地、自然、文化等资源为基础,促进三产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据了解,该镇牢牢抓住“育良种”这个“牛鼻子”,积极培育特色品种,成功打造“花、果、林、茶、药、菜、肉、蛋”等八大特色农业集群和隆铭牛、梦圆鲜鸡蛋等9个品牌,不断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10月12日,记者走进孙家沟天之润农业示范园,映入眼帘的是占地80余亩的实验田,分布种植了花生、玉米和蓝莓等多个试验种植品种。“仅种植花生的这块地,就培育了200多个品种,目前花生已经收获完毕,下一步将进行选种工作。”青岛天之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照芳介绍,经过培育挑选,公司会将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进行保留,培育出更加适合新区种植环境的优质品种进行推广,提高花生的种植效益,增加农户收入。
据了解,天之润农业示范园由青岛天之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地处洋河发源地,周围土壤肥沃。“孙家沟村有着悠久的养牛历史,牛粪等有机肥便成了农田里使用蕞多的肥料,且该村村民大多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这类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农药使用量极低,因此园区内农药、化肥残留量极少,为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种植提供了有力保障。”王照芳向记者介绍说。
位于前徐村的青岛盛禾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良种科研及育苗基地则是另外一番景象,虽然近期气温逐渐走低,但基地温室大棚里却是暖意融融,绿意盎然。该基地与北京大一种苗、山东华盛农业研究院等农业科技单位展开积极合作,主要育种白萝卜、青梗菜、胡萝卜等七大类产品,其中十字花科及胡萝卜雄性不育育种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实现年出口良种100多吨。“目前,我们基地培育的各种萝卜产品已经出棚外销,现在棚内还有西瓜和紫苏两个产品正在培育。”青岛盛禾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郝世密告诉记者,为扩大种子代繁面积,基地与当地农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了种子代繁种植小市场与大市场有效对接,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六汪黑山羊’全身被毛为黑色,短而发亮,绒毛少,个别羊稍带红色,部分个体被毛稍长,也有少数羊在四肢末端、头顶有白毛,外形十分‘俊美’。”青岛清保畜禽良种繁育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赵相英一边给羊添料,一边向记者介绍。这处位于东涝村的培育基地现有120余只“六汪黑山羊”,其中公羊18只、母羊95只。赵相英告诉记者,基地将持续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在10月底前完成养殖黑山羊200只以上,通过建立健全黑山羊育种、选育、生产性能测定等日常管理制度,于2024年达到黑山羊保种场规模和保种能力。
9月30日,第二届六汪祝兹文化旅游节在青岛祝兹田园综合体开幕,青岛祝兹陶瓷工坊、青岛祝兹旱稻实验室、青岛六汪祝兹版权油画产业园、青岛六汪祝兹画院及西海岸新区博物馆文创实践基地等五个项目同步揭牌启动。
据了解,青岛祝兹田园综合体核心启动区规划总面积10平方公里,分为祝兹文化核心区、塔桥美食文旅区、乡村记忆体验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区,341国道、预留京沪二线贯穿其中,是田园旅游的首选之地。自2020年开园以来,祝兹田园综合体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种活动精彩纷呈,给当地带来了人气商气。此次揭牌启动的五个项目将为文旅发展增添新动能,以文化振兴带动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
“陈列的这些瓷器展品有我们自己烧制的,还有一些是搜集而来的陈年旧物,游客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到形态各异的瓷器,还能在工坊内亲身体验制作的乐趣。”在祝兹文化展览馆内,青岛祝兹侯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绪彬介绍说。2019年,陈绪彬在龙庵网格村流转土地600余亩、投资6000万元,建设祝兹侯生态农业园,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打造旱稻、古陶等祝兹侯系列产品。当年,仅该项目就为龙庵网格村实现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为村民增加土地流转收入近37万元,同时带动了村民家门口就业,实现了增收。
秋冬季是吃羊肉的蕞佳季节,提起吃羊肉,很多人都会想到“塔桥全羊”。塔桥村处于祝兹田园综合体核心位置,近年来,靠着做大做强全羊饮食文化,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塔桥全羊”。除了远近闻名的全羊美食,塔桥村建成投用的田园牧歌民宿更是让游客流连忘返。“目前已启用的两处田园牧歌民宿在保留原有房屋风貌的基础上,经过重新装修,焕发生机。”项目负责人崔莉告诉记者,民宿为入住的游客精心准备了野趣体验礼包,让游客在享受精品民宿的同时,也可以与三五好友野营烧烤,逐渐成为新区乡村游热门打卡地。“过去年轻人都愿意往外走,久而久之村子就变成了‘空心村’,没有一点人气,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回到村庄,整个村子又有了人气。”塔桥村村民栾炳刚说。
陈绪彬告诉记者,田园综合体建设和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伴随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休闲旅游而发展起来的“农业+文创+新农村”开发的新模式,是综合化利用农村资源和实现农村跨越发展的有效载体,有利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有利于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环境美了钱包鼓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我是2016年开的农家宴,之前一直在工厂上班。随着家乡环境越来越好,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来游玩的人逐渐增多,我感觉做农家宴非常有前景。于是,我放弃了工厂里稳定的工作,回到家乡开起农家宴,事实证明我当初的选择非常正确。
我们山周村紧靠省道,交通便利,人流量大,有利于发展特色采摘项目。我同村的姐姐家,这几年靠着樱桃采摘,收入稳步提高。除了樱桃,我们这里还有葡萄、板栗、红薯等特色农产品,我们家的农家宴用的原材料就是当地特色农产品,游客主要就是来品尝这种地道的农家风味,这也是我们生意兴旺的不二法宝。
不光我们小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村子也越来越美。借助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改造提升,我们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凹凸不平的道路如今平坦宽敞,广场上的健身器材也一应俱全,只要说起村里的变化,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环境美了,钱包鼓了,我们心里乐开了花。感谢党的好政策,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美好生活的道路越走越宽阔。
金秋时节,广袤的六汪大地到处是瓜果飘香谷满仓的丰收景象。经过几天的采访,记者不仅感受到了丰收带来的喜悦,更能感受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给这里带来的一系列喜人变化。
近几年对六汪镇的采访中,这里丰富的农业资源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年四季,六汪季季特色产品不断:万亩良田保证粮食安全;琅琊鸡、六汪黑山羊、隆铭牛等一批特色畜牧业品种美名远扬;胶河大白菜、悬泉绿茶等果蔬品牌越叫越响……六汪镇成为新区名副其实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
与此同时,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六汪镇聚焦产业升级和田园综合体建设,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构建两大产业振兴集聚区片区,对标“专精特新”项目,着重发展科技含量高、环保无污染的绿色高新企业,累计引进优质工业项目61个;通过升级改造、腾笼换鸟等方式积极探索闲置土地、老旧厂区的盘活使用,向闲置资源要空间、向低效资源要效益;策划开展祝兹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有力带动农民增收,逐步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新格局,释放农业发展潜力,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广袤的田野间,处处唱响丰收的欢歌,这是六汪蕞美的图景,更是振兴之途蕞动人的乐章。
(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