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园区之梦
农科园区之梦——农高区成立20周年系列报道(未来篇)
当古老的“种田+养猪”模式被现代农业抛在身后,“农田+厂房”也不再是农业科技园区的代名词。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大数据、云服务支撑的智慧农业在杨凌农高区蓬勃发展,“手机种菜、电脑施肥”成为现实,互联网、物联网帮人们溯源农产品,大数据为农户分析、预测产量。
20年间,杨凌农高区在全国18个省(区)累计建设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301个,年推广面积6500多万亩、推广效益超过170亿元,数以千万计的农民从中受益。
从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再到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高区“梦之队”和庞大的农业科技园区群怀揣梦想、锐意创新,引领并助推我国“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
1997年和2015年,国务院分别批准建立杨凌、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未来7年,农高区将迎来大面积扩围。
近日发布的《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指出,到2025年,我国将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探索农业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坚持“一区一主题”,依靠科技创新,着力解决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说,到2025年,国家要布局不超过30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希望一个省能有一个示范区,但是能不能建设、哪个省先上,要看他们的工作情况和工作基础。
“在江苏、重庆、湖北及黑龙江等部分省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已初具雏形,按照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生产特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等需求,适时推进农高区建设发展,对加快这些区域涉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意义重大。”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曾希柏说,到“十四五”末,全国建设30个左右的农高区,达成这一数字不是问题,而且可以在高标准、严要求的条件下实现。
“杨凌和黄三角农高区的发展,依然要突破如何实现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汇聚的瓶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杨富裕表示,农业科技园区未来必须走生态立园、科技强园、智造兴园、产业富园之路;农高区则重在突出创新引领,成为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占领世界农业科技制高点、产业提升突破点。
把农高区建成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要警惕发展中可能遭遇的难点、痛点问题。曾希柏直言,比如发展的同质化问题,在主导产业、发展模式、体制和机制等方面一味模仿,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配套政策和体制机制不完善,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和管理;缺乏吸引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的能力,发展后劲不足……
针对这些隐忧,《意见》明确要培育创新主体、做强主导产业,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并完善财政支持、创新金融扶持等政策,分别从重点任务和政策支持、评价体系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头部动力,对于农高区来说同样重要。把培育创新主体作为示范区建设的首要任务,着力培育一批研发投入大、技术水平高、综合效益好的农业创新型企业,是推动农高区又好又快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并形成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在曾希柏看来,农高区建设离不开政府支持,要有完善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土地利用、科技管理、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和孵化培育等政策。
对此,杨富裕表示赞同,“农高区建设,还需在顶级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引进、研发投入保障、产业孵化、企业培育、科技管理创新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
曾希柏说,具体而言,在农高区的高新技术选择、主导产业确定、发展方向等方面,要建立由国家和地方专家相结合的专家会商制度,可使示范区建设少走弯路。
中国队王楚钦/孙颖莎夺得巴黎奥运会乒乓球混双项目金牌
中国队王楚钦/孙颖莎夺得巴黎奥运会乒乓球混双项目金牌
超大型全“坐地式”液化天然气储罐完成升顶
超大型全“坐地式”液化天然气储罐完成升顶
塞纳河水质仍不达标 奥运会男子铁人三项延期
塞纳河水质仍不达标 奥运会男子铁人三项延期
“清凉经济”激发夏日消费新活力
产品上新 服务更新 场景创新——“清凉经济”激发夏日消费新活力
封面新闻丨巴黎奥运会倒计时!赛内赛外,这些精彩不容错过→
封面新闻丨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开幕 近二十项新技术将集中发布
封面新闻丨深中通道正式开通!这个海上奇迹有多强?
封面新闻丨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 担当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使命
硬核云游丨桥通路畅!深中通道正式通车一个月
科技新突破 创新性微波技术:30秒内能高效回收高达50%的锂
乡村振兴来看一四四团丨兵团第八师一四四团:现代化畜牧养殖“铺就”致富路
科普一下丨奥运转播如何实现“子弹时间”特效?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