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开发区个性******为群众打通就业创业绿色通道
残疾人是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自身心理、家庭期望、社会环境等因素制约,他们的就业存在诸多问题。据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残联统计,开发区现有残疾人4000余名,残疾人登记失业率远高于正常人。为有效促进残疾人就业,开发区残联在今年 9月11日启动了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班,开展符合市场需求的服装制作培训项目,扶持带动20名年龄在18周岁至40周岁之间的残疾人就业或自主创业。
9月23日,记者来到开发区沂蒙大姐职业培训学校,头部期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班在这里接近尾声。通过培训,学员们学到了服装剪裁的基础知识、立体裁剪、服装工艺及工艺标准、服装整烫等“手艺”。校长魏宝云拿出一条深蓝色的男裤告诉记者,这是培训班学员制作出的头部件成品服装,只用了半天时间。男裤的制作者 梅家埠街道庄墩村23岁的姑娘庄笑林高兴地说:“在15天的培训里,我们掌握了技术,等通过职业技能测试就可以去国人西服上班。如果选择自主创业,政府还会为我们发放创业补贴,我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对于残疾人而言,实现就业,不仅仅意味着生活质量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转变。”开发区残联工作人员王迪说,通过自食其力,能让残疾人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发挥出自己蕞大的潜能,真正自立于社会。
长期以来,开发区将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军队、被征地农民、残疾人、城乡妇女等就业再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推行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创业优惠等一站式“套餐式******”,今年新增就业再就业2107人。
以扶持城乡妇女、下岗职工就业为例,他们在文化素质和知识技能上与社区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开发区与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合作,凡是18周岁至55周岁的开发区城乡妇女都可到开发区人社局认定的定点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就业专项救助资金,出台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并及时发放到位。今年1至8月份,开发区累计有505人参加就业培训,846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80人参加创业培训。同时,发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70.43万元。
安置被征地农民一直是开发区的重点工作,近几年来,开发区更是借助区域内企业不断增多、用工量不断增大的机遇,加强就业******,及时了解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情况,一方面在政务大厅设立招聘信息显示屏,每天滚动播放各用工企业的招聘信息,一方面在每个村居开设招工宣传专用栏,为被征地农民优先提供就业需求信息,优先提供就业机会,优先提供就业培训指导,引导被征地农民从“农田”走进现代制造业和现代******业的大门,有序融入开发区的整体建设当中。
目前在开发区的很多企业,都不乏被征地农民的身影。回头客食品人力资源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员工本身就保持着农民那种朴素诚实、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经过企业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他们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
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袁超表示,他们将着手打造民生******云平台,在村(居)设立民生******工作站,利用网络和视频技术,充分发挥政策扶持功能,通过群众就业直通车、社区小型招聘会、村级民生代办员等途径,把就业政策、******和就业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为群众打通“就业创业绿色通道”,让他们勤劳致富,实现自身价值。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